能探测引力波之后,科学家就有办法了解平时很难看到的黑洞和中子星。这就好比科学家凭空多长了一只眼睛,能够发现更多宇宙的奥秘!
首页 >> 黑洞
在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上,霍金还称不上是站得最高、望得最远的那一群科学巨人。但他的科学贡献是如此之重要,虽然几十年过去了,理论物理工作者们还是要沿着他开拓的方向继续摸索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霍金是这一代理论物理学家中不可忽略的大师。
很久很久以前,一团巨大的低温气体漂浮在空荡的宇宙之中,而其中有一片黑色的区域甚至比宇宙背景还要深邃。突然之间,一条纤细的物质喷流以超高速喷涌了出来。它直冲云端,压缩其中的物质,触发了恒星形成风暴。曾经沉睡的气体云现在则成为了一个星系。难道这就是一个星系的诞生?
和那些装点了银河系的小个子亲戚一样,超大质量黑洞也会扭曲时空,也会毫不留情地吞噬一切物质,吞噬光线和求救的呼喊,但它们自有一种神秘之处。我们知道质量数倍于太阳的小型黑洞诞生于大型恒星的核心坍缩成超新星的时刻,但没人能解释这些巨无霸是怎么来的。
在物理学中,悖论是个好东西,”约翰·普瑞斯基尔说,“它们会向你指明通往重要发现的道路。”在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有许多这样的悖论。比如那只既死又活的猫、杀死自己祖父的悖论等等,每个令人费解的窘境都迫使我们去审视细节,从而促进我们理解它背后的理论。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相对论就源自于解决他的时间悖论而作出的努力。
1997年的一天,霍金给一个黑洞写了一个封信,黑洞没理他。于是霍金认为黑洞把信息弄丢了(吃了)。结果到了2004年,霍金打开垃圾箱,发现黑洞给他回信息了!因此霍金愿赌服输,承认了黑洞不会吞噬信息……
万物之初是黑洞!宇宙中第一道光线或许正是由这些就连光线都能吞噬的饕餮怪兽释放出的。/每当有自杀事件登上报纸头条,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自杀率就会大幅攀升……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作“维特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