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清第几次有人建议我写拖延症了,心理斗争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克服长期困扰我的拖延症,赶在交稿前最后一刻,把它完成吧。
调查拖延症,第一个让我喜忧参半的消息是,它的发病率大约为15%至20%,这说明,拖延并不孤独,但却不足以占到人群中过半的席位。根据维基百科拖延症条目中一句模棱两可的解释,拖延这事儿,自有进化上的妙处——平日里的懒惰、无精打采和必要时的瞬间爆发。然而,把整个词条看完,拖延能否让人瞬间爆发,灵感是否在拖延到最后时刻、压力爆棚时翩然而至,却仍然是个问题。
美国俄亥俄大学一位姓土库曼的心理学家就坚决地回答——并非如此。土库曼在学校找了116名学生,把他们按拖延情况分为严重、普通、轻微,结果,他发现,固定时间提交的课程作业成绩中,普通拖延类学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严重拖延者。仔细观察这些孩子的行为,土库曼分析道:拖延的孩子满怀希望地认为,截止期能让他们做得更好,而真正的事实是,如果不拖延,那些可怜的孩子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拖延是病吗?标准说法是,尚存争议。有人认为拖延跟抑郁症、强迫症、多动症、药物成瘾等诸多疾病有关,它应该是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拖延只是上述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关于拖延症与大脑中负责动机和情绪区域的研究正在进行,但好像并没有清晰的结论出现。这些研究结论显示,目前,以及可期的将来,尚不会出现针对拖延的特效药物。研究者更倾向于把拖延叫作“典型的自律障碍”。
那么,我们的拖延是否比我们的祖先更严重?
《时间的小偷》一书的作者给出了肯定回答。因为自上世纪晚期以来,信息革命带来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确实让我们更容易“分心”了。
这该是对的吧,拖延这个问题确实越来越严重。从前,我们宁肯刷10次信箱,一无所获,也不肯花时间去完成预定任务;而现在,只要刷一次微博,基本上,任务按时完成就几乎无望了。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拖延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因为另有研究结果显示:拖延症的症状会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毕竟,年纪越大,可以用来拖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拖延症是因为追求完美吗?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Piers Steel教授在研究报告中说:那是在向完美主义栽赃。与普通人相比,完美主义者反倒较少拖延,只是他们经常为自己可能拖延而焦虑。
困扰于沉迷电脑游戏的拖延症所带来的“自我冲动的罪恶感”,这位钢铁教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关于拖延的研究报告。报告发表在社会心理学方面顶尖的《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通报》那天,一家媒体在报道中打趣道:对不起,我们晚来了10年,因为研究的是拖延症。
无论如何,在那份长达30页的终极报告中,这位“钢铁”教授综合了有史以来最有置信度的691篇关于拖延症的专业文献,进行了各种复杂的、交叉印证的统计分析,全面解答了与拖延症有关的各种问题,最后还给出了一个类似E=MC2的拖延症计算公式——
U=EV/ID。
在这个公式中,U表示效用,就是最终任务完成的程度。它等于你对成功的信心(E)与你对任务的愉悦程度(V)的乘积,除以你的分心程度(I)与你多久能得到回报(D)的乘积。
很显然,这个公式惟一可操作因素只有D——快捷而丰厚的回报有助于减缓拖延症,但愿领导们能够看到。
很好,过几天就去治。。。
+1 深得精髓!
除了起床拖延还没注意哪些方面拖延的。
除了起床不拖延其他都拖延
为啥拖延是症啊?
从前,我们宁肯刷10次信箱,一无所获,也不肯花时间去完成预定任务;而现在,只要刷一次微博,基本上,任务按时完成就几乎无望了。
这是真的!!!
哈哈 有理!
研究生毕业时导师送我一幅字:急事缓办,缓事急办
…………
至今放在电脑旁边,拖延的时候就看看,顿时不拖了。
俩事怎么区分?
什么意思啊,解释下吧
每次打开电脑,准备完成某项工作,结果。。。虎扑、牧夫、豆瓣、图虫、松鼠会一圈下来,半小时过去了。
半小时就能转一圈!挺快啊!
毕竟知道有事情压在头上嘛,不会太放肆。但是总还是会拖这么半小时。。。
牧夫,图虫没上过,虎扑常上,豆瓣很少,松鼠偶尔
四海之内,皆JR
我从此不孤单了,一直以为只有我最磨叽 原来我找到家了!
[...] 链接: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65777 [...]
我倒觉得没什么坏处,能慢就慢吧
普通拖延,自在,严重拖延,焦虑,事情多起来拖延更费时,还是改改好。
如果你要做某件事,去做一分钟。然后你就会进入状态
骗子文章,解决方案在哪里?
这是病,得电!
+1
总觉得那心理学家名字怪,为嘛不加个斯坦呢,呵呵
他老爸想给他改姓,加个“斯坦”,结果拖延了。。。。。。
按照 语文老师的说法这是一篇总分结构的文章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精髓 两点 强烈要求加精 谢谢
其实早晨就看完了 可还是拖到下班前才发完评论 。。。
为了证明我没有拖延,我就即使评论了
战胜拖拉症的五个自我陈述理论
五个自我陈述理论 Five Self-Statements
拖拉者:我不得不做 I Have to
高效者:我选择做 I Choose to.
拖拉者:我必须完成 I Must Finish
高效者:我什么时候开始? When Can I Start?
拖拉者:这任务太大了 This Is So Big
高效者:我能走出一小步 I Can Take One Small Step
拖拉者:我一定要十全十美 I Must Be Perfect
高效者:我可以做一个普通人 I Can Be Human
拖拉者:我没时间玩 I Don’t Have Time To Play
高效者:我非得有时间玩 I Must Take Time to Play
总结起来就是:
拖拉者:我要放弃玩的时间,花大量时间努力地完美完成某个大任务。I have to finish something big and do it perfectly while working hard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without time to play.(Exactly,这就是我!)
高效者:知道了我有很多时间可以去玩,我选择从不完美的一小步开始。I choose to start on one small imperfect step knowing I have plenty of time for play.
试试看
“知道了我有很多时间可以去玩,我选择从不完美的一小步开始”试着体会这种感觉...
严重拖延症患者飘过...
我也是
阅,唤醒高效意义大于知识本身意义
也不只有D可以操控吧,说得不准确。
是说可操作性吧,这么讲无可厚非,当然有时是相对的。
兴趣可能比较难配用,但分心程度可以自己控制,信心也可以被培养。反而是回报很难改变。
呵呵,我不专业,只是从我的感觉上讲,D更容易被量化,物质性比较强…… 相对这个公式的其他因子来讲
+1
困扰于沉迷电脑游戏的拖延症所带来的“自我冲动的罪恶感”中。。。
感觉极度罪恶啊 发现事情拖到无法按时完成,顿时严重失望,这种时候总是希望时光倒流。真正的一团糟糕
我倒觉得拖延往往在生理上有些基础。虽然不一定是病症,但是轻微亚健康可能是存在的
赶紧转发,希望头头看到
在这个公式中,U表示效率,就是最终任务完成的程度。它等于你对成功的信心(E)与你对任务的愉悦程度(V)的乘积,除以你的分心程度(I)与你多久能得到回报(D)的乘积。
这个字母的含义翻译错了吧?
The 'U' stands for utility, or the desire to complete a given task. It is equal to the product of E, the expectation of success, and V the value of completion, divided by the product of I, the immediacy of the task, and D, the personal sensitivity to delay.
希望老师见到!!!!!
我认为分心程度也是可控的,所以在工作之前我准备先花10小时时间上网搜索一下提高集中力的方法
对于一向讨厌的工作,我都是做了最坏打算,然后尽管拖延……XD
拖延症是不是也遗传呢?爱拖延的爸爸生一个爱拖延的女儿
松鼠会作用很大,虎扑除非触动我的 一般基本不评论。 文章不错
现在没事就坐在电脑旁,当心里又想去做点实事,当还是在电脑前,其实打开电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俺是除了吃饭……
中度睡眠拖延症路过,总是想多上下网,最近松鼠会,果壳,QQ,微博,豆瓣等等,一晃悠十二点多了,躺在床上用手机开几下网页才睡觉,囧
这么一说我也有这症状啊,喜欢做任何事情拖
嚷嚷自己患拖延症的,有多少是真正的拖延症患者呢,还是i我们只是夸大了事实,对自己不够自信。
蓝薇雅邀请您访问手工爱好者
http://www.mydiyclub.com/?fromuid=556478
很喜欢科学松鼠会~
【长达30页的终极报告】【钢铁教授】…………松鼠会不要太嘲讽人家XDDDDD
准确来说,拖延症只是抑郁、强迫、恐惧、逃避引起的表现形式。光研究拖延症没用,要研究病因。
I have been exploring for a bit for any high quality articles or weblog posts in this kind of house . Exploring in Yahoo I finally stumbled upon this web site. Studying this information So i am glad to express that I've an incredibly excellent uncanny feeling I came upon just what I needed. I so much indubitably will make certain to do not fail to remember this web site and provides it a glance on a constant basis.
I'll immediately grasp your rss feed as I can not in finding your email subscription link or newsletter service. Do you have any? Kindly permit me recognize in order that I could subscribe. Thanks.
[...] 转自: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65777 Related Posts: [...]
[...] 转自: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65777 Related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