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字你大概不会陌生: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吃的真相》、《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专题合集《冷浪漫》……还有抢搞译稿到手软的“小红猪翻译组”、以海外华人科学家访谈为主打的“科学圈圈坐”、以“耳机线为何缠在一起”为代表的互动节目“Dr.U”,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图文并茂的小姬看片会和达文西行走中队的精彩回顾。
但在松鼠会成立3周年之际,我们还想和你分享这样一组数据:3000多篇文章,9万多条评论,1500万访问量,3500万页面流量……
现在的科学松鼠会群博已成长为这样一个公益性科普网站。
今年3月23日北京时间中午12点,正忙于为“日本地震与核辐射危机”查阅资料、撰写文章、翻译名博以及参与门户网站在线交流的松鼠们,发现自家网站遭遇了代价高昂的大流量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这是松鼠会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这次风波,令我们付出3天当机的代价,也令我们真正意识到自身的成长。
对了,除了以上各项网络指标数字,我们还有一个消息愿和大家分享:4月19日这天,松鼠会迎进了第108位成员。不过,我们可不是要列一套天罡地煞。在松鼠会之外,我们有的是研究院所里的在读研究生,有的是高校教师,有的是国内媒体中的科学记者或编辑,甚至还有日常工作和科学关系并不密切的都市白领……但在松鼠会,每一位成员都站在自己的ID背后,在一个线上的平台中,平等交流、共同探讨,以期写出更多有容、有趣的科学文章,同你一起分享科学之美,之乐趣,因为我们共同的愿景是:让科学流行起来!
你呢,想和我们一起吗?
还在犹豫?或是苦于找不到引路人?或是怵于传说中苛刻艰险的层层考验?
那么,现在我们请出10余位松鼠总结自身经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磕开科学写作的果仁,如何?
这一期的特别专题,请看松鼠们和大家分享私人经历,讲讲自己怎么从Geek走上科学写作之路的故事。
——文/白鸟 杨杨,专题策划/执行:白鸟、偷拍
首先,要高调抛出我们的松鼠会明星:
- 高产劳模云无心现身说法《我的写作之路》,讲述自己如何从实验达人变身为畅销书作者。
- 松鼠会创始人、果壳网CEO姬十三爆料自己的成长经历《科学写作之“求变”》,一个科学青年怎么琢磨着用正交试验把自己包装成了文学青年。
回头再看,过去几年里,随着科学在大众媒体上的曝光率增加,松鼠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部分八卦请参看猛犸的《松鼠会大事记》。而科学写作,在国内国外究竟呈现怎样的状态,它能够成为靠谱的谋生手段吗?
- 海外松鼠水龙吟和歪歪联合编译了英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如何成为一名科学作者》,和你一起看下,在英国,理工科学生如何通过一些培训课程和实习机会成长为科学作者,除了平面媒体还有哪些选择,以及这份职业的前景。
松鼠会内也不乏国内媒体工作者,他们更清楚国内这个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 《解放日报》科学记者某鱼从媒体人的视角剖析《 一位科学记者眼中的科学媒体》,帮助理工科分析进入这个行业的方法。介绍了可能刊载科学内容的媒体类型,文风要求,特别是如何在主流媒体中介绍科学内容。
- 《科学世界》副主编史军,指导大家《做美味的“科学甜点”》,评点行业现状,讲述从兰花博士华丽转身的经历。
- 松鼠会产品经理量子熊猫同时还是一位研究生,他走出了《科学训练之后——科研之外的另一条道路》。
- 心理学小美女0.618大学毕业后就成为果壳网驻站编辑,在她看来,科学写作是《一件困难的容易事》,如何制造有料的文章?需要的是练习与热情。
- 果壳网主编拇姬,则通过《如何写一篇科学随笔》一文,从一名文科出身的资深媒体从业者角度出发,希望为科学写作者,特别是初入行的的科学写作者提供一些清晰的写作建议。
看完编辑们的成长经历,你一定有些跃跃欲试了,科学写作可以是谋生手段,可以是兴趣爱好,可以好玩,可以尝试。下面我们给出了一些写作建议:
- 在松鼠会联合翻译的《科学写作指南》中,emma-lanpinihuayuan@yahoo.com.cn翻译的这部分《写好科学:科学写作教师技巧谈》(P36-46)给出了一些便于快速掌握的写作技巧。
- 松鼠会第一次征文的头牌获奖者色人从选题、资料搜集、到动笔、修改,把自己的《写作心得》共享给了大家。
如果你觉得这样看起来还是有些难,没有关系,来松鼠会里寻找帮助和乐趣吧:
- 猛犸在《流年·松鼠会》里透露了不少我们的八卦哦。
- 姬十三的《如何在科学松鼠会里学写作》手把手告诉你科普文章的诞生过程。
- 云无心说《加入松鼠会,是过程而非结局》,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松鼠进阶游戏”。
那么,你有兴趣来闯关吗?
附《科学松鼠会新会员入会流程》
永远支持松鼠会。。。
我天天看呢,没有发现当机啊?
没发现?你愧对沙发啊
这个专题好啊!
支持松鼠会~~
你们是最棒的!!yeah!!
嘿嘿 期待!~
支持!!!!!
真诚的希望松鼠会能够一直用良心科普,不要在做大做出名之后,变成爪牙,
让浑浊的空气,有一丝晴朗~~
爱你们~
Squirrels for Peace很给力!
虽然自己不是松鼠,但是一直热爱着吃松鼠们磕出来的坚果,很满足,也很享受~~
我印象中最最深刻的是08年的512地震专辑。当时,这座向来舒适的城市彻底陷入惶恐,松鼠会及时地发布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远比普通传媒内容更加人性化,比如“地震时为什么会头晕”。。。更多的信息,让我和我的朋友们也在这些信息中平静下来。。
很多的人会像我一样热爱科学,也有很多人会像我一样在工作后远离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所以,谢谢松鼠会,让松鼠有的分享;谢谢所有是松鼠以及致力于让更多成为松鼠的人们,让我们知道得更多也让我们过得更好~ 也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们,分享你们世界的一部分。也许你真的不知道,你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别人的眼里居然真那么珍贵。。。
能松鼠的,请一定要松鼠!
谢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
我就说一句:这图太囧了。。。
那个flying squirrel……
松鼠会的科普作者们,你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未来,是年轻一代科普作家的诞生地!
支持你们!希望你们继续做好将科普普及中国的重任,希望有一天松鼠会能闻名世界!加油!
持续关注ing...
想请问一下,本文所介绍的这些文章在哪里可以找得到?
这里是预告,常常来刷新,你就会找到~
谢谢游大的指引,会常来刷的。
话说三周年3500万的访问量还是……
在此衷心祝愿下次无法登陆松鼠会是因为访问量过大(非攻击)……不过这好像又意味着松鼠没有充足资金升级服务器呢……
我呢,对于一些迷信抑或是谣言本是不信的,也一直以为自己有这样的判断力,结果,我还是会相信一些错误的东西,比如狗的汗腺只分布在舌头上(看了百尾千叶后释才知道这是误传)、胡子越刮越粗(为此十六七的我把胡子留了有三公分长也没敢减,想想一个高中生信这也挺傻的,后来是在果壳谣言粉碎机读到了相关文章,一口气把胡子刮了个干干净净)、额,还想举一个,可想不出来了……
抢盐风波过去有一阵了,当时第一次得到这消息就是在松鼠上(说明松鼠之迅速,也侧面反映了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来松鼠会),使我能够更科学向周围的同学的辟谣
可松鼠的影响仍然不够大,,,社会上一些荒谬的是仍时有发生,前些天我这的报纸就来了个媒体失实报道乙烯利水导致香蕉滞销的……
支持松鼠会,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了,建议给回复加上ctrl+enter吧。方便点。
呃,松鼠会支持gravatar头像?怎么感觉像wordpress做的。。。好吧我才知道
每天都会来看看~~~谢谢可爱的松鼠们,爱你们~~
说得我蠢蠢欲动。
开始考虑投一篇稿子~
我近来一直在想姬哥的名言:让科学流行起来。
慢慢酝酿,慢慢构思,顺便挣点稿费。
心动了啊!
心动了啊!
不错,力挺松鼠会~
第一次来看 果真不错
“还有抢搞译稿到手软” 是不是有个错别字啊????
很受启发,期待更好的作品
期待你们罕见病专题在新的一年继续即将推出
中国就缺少松鼠会这样的科普博客
老师的介绍让我进了这片森林,遇见了可爱的松鼠,在这片森林中我有一种探险的感觉~~大爱“科学松鼠会”!!
中国人常常有一种习惯,就是创立的时候海纳百川,做成之后滴水不漏,做事之前到处请人,做出一点成绩就画圈子,只跟自己人玩,因此总是瓶颈。不知松鼠会会怎样发展,拭目以待。
其实这图挺萌。
如何从英语和金融专业跳出来变成一枚松鼠……明明这么喜欢科学,却被坑爹的志愿和学校拘束,真心不想啊!!!
X工厂 http://www.xgchang.com 一个别具风味的趣味网站,是发现、分享、贩卖美好物品的创意工厂,
在这里肯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美好物品。
实这图挺萌。同意
超爱松鼠,永远支持~
在松鼠会学到了很多。以后争取要多多参与进来。
《 一位科学记者眼中的科学媒体》的链接是不是有问题?和“云无心说《加入松鼠会,是过程而非结局》”的链接地址一样呢
总需要一些新生的力量!
这世界真疯狂
很好 很感谢网站工作者 为我们丰富知识提供了好环境 谢谢!
我也想当作者
很想加入,努力中。
支持松鼠..
认真学习!
ps:《一位科学记者眼中的科学媒体》的链接指向的是《加入松鼠会,是过程而非结局》。
这图我得吐槽一下:摆明是2踩到香蕉皮正在跌倒嘛!
我已解决了普朗克电磁波“量子化”的问题,找到了电磁波能量为何是“hν”一份份的原因。······我推翻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即将推动一场物理学的新革命,结束十九世纪末迄今一百多年的物理学危机,就像四百年前的伽利略推翻了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我现在正在北京一边打工一边完成新理论。我爱上了一个北京女孩,但我现在无法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我们注定了无法在一起,我决定等我完成新理论后就自杀,离开这个让我倍感痛苦失望的世界。
为什么?
喜欢科学,但不喜欢写作……
就让我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松鼠会信徒吧
我的职业是游戏设计师,希望有一天也能利用我的专业为科普做出贡献。
科学松鼠会倡导的崇尚理性思维的文化,在我看来恰恰是当今中国最稀缺最宝贵的文化资源。
快普企业管理软件,IT,OA行业管理